第180章 【无后顾之忧的坚定加入】
末了,萧宇看向陈庶定坦诚的笑道:“研发经费投入的问题,灵镜科技新成立的现代生物工程业务部门是肯定管够的,而且是长期持续性的,绝对不可能半途而废,只要灵镜科技不破产倒闭,这个业务部门就不会关闭。”
“往小了说,就个人而言,我也希望自己包括身边的亲友能够活的更长久,要说不在乎那绝对是假的。”
“往大了说,这对今后人类文明向宇宙深空拓展生存边界是至关重要的,人类个体现在的寿命不能说短,但也谈不上有多长,在行星文明阶段倒也够用了,可如果提升到恒星文明阶段,仅仅在太阳系内活动,从地球到土星,一个来回就要十多年的时间,这就占了人的寿命五分之一左右,不足百余年的寿命就显得不够用了。”
显然,萧宇肯定不会学蓝星世界那样,明明可以走出母行星,向宇宙进发的一些核心条件都具备了足够的基础,却选择龟缩在母星不向外拓展生存边界。
因为蓝星世界的既得利益者担心向宇宙拓展边界,必然会催生新兴势力的崛起和抬头,他们担心自己无法掌控,自身地位会被动摇甚至被新兴势力颠覆。
所以为避免新兴势力的崛起动摇自己的统治地位,他们选择的策略是维持不变,那就不会有这样的变量,就算有,也会在自己的优势领域更能轻易的扼杀。
而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蓝星世界也是陷入了“资源诅咒理论”的困境,就跟地球上的一些国家或地区一样,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但这些资源反而阻碍其发展,使其增长缓慢,发展停滞,甚至倒退。
比如非洲、比如南美的芭西,反而因为丰富的自然资源,发展的并不怎么样。
毕竟伸手就能摘到吃不完的野生果子,大自然的馈赠如此丰富,也就没有足够的动力去研究水稻的改良技术,换句话说,也就是没有足够的动力去发展技术和生产力,发展也就缓慢甚至停滞不前了。
反观东方大国,资源的不足和巨大的人口规模,光是一个吃饱饭的问题就亟待解决,不解决就得出乱子,反而在这样的巨大压力下,不得不寻找技术突破口。
即便在古时候,黄河动不动就决堤、泛滥,逼得古时候的华夏先民不得不寻找技术突破来治理水患,优化耕地的灌溉,这也同时在促进并推动技术与文明的进步。
蓝星世界的人类拥有着让萧宇这个地球人都羡慕不已的丰富自然资源,天然黄金烂大街沦为一般工业金属的待遇,更是大量富含天然的室温超导矿脉。
该有家里都有了,也就不想出门了。
而且蓝星世界的人类社会结构如此固化,既得利益者的守旧顽固,“资源诅咒”也多少占了重要因素,因为这让守旧派的力量尤为强大,新兴力量的抬头变得极其艰难。
如果地球也与之类似,说不定也好不到哪里去,某些自然资源丰富的国家和地区现在就正在遭遇“资源诅咒”的困境,芭西无疑就是典型的例子。
但地球整体而言,显然是没蓝星这样的优渥条件。
试想一下,如果地球人类得知土星轨道上的土卫六或者其它卫星上存在天然的室温超导矿石,那绝对是会为了能够跑去土卫六挖矿,为了能得到天然的室温超导矿石而疯狂的死磕航天技术。
地球文明的航天科技绝对会提早数十年实现跨行星航行的常态化,星际采矿业蓬勃发展,可控核聚变技术说不定也早就突破了。
此刻,陈庶定听了萧宇这般坦诚的话,承认自己也渴望延长寿命血条,这让他再无顾虑了,因为这个理由支撑他不断投入确实无比充分。
毕竟财富对于萧宇来说已经是个数字了,多到甚至他把灵镜科技50%的股权都无偿划转给惠普基金,也依然会在可预见的未来通过中航临飞公司又能成为全球首富,谁让中航临飞掌握了室温超导材料技术呢。这种情况下,对延长生命的渴望,陈庶定也相信其对萧宇的吸引力肯定远超金钱财富。
事实上,萧宇的确更加需要延长自己的“血条”,因为他要在地球与蓝星之间两个世界活动,而时间流速差的存在会导致他在一个世界待的太久了,虽然对萧宇自己而言时间流速是正常的,过了多少年就是多少年,但相对于另一个世界而言就会老的更快。
通俗易懂的说,就相当于萧宇用一辈子的寿命血条,消耗速度相对于别人是翻倍了的。
要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最直接有效的手段,那就是拉长血条厚度,这也是目前来看的唯一解,只要自己血条足够的厚,消耗速度比别人快也不是什么大问题,就可以忽略了。
这也是萧宇要尽快加速推动单体器官克隆技术的重要原因,因为时间对他来说其实是很紧迫的。
除非能够快速搞到蓝星世界真正的绝活黑科技,可以实现“重活一世”的意识移植到另一个完整克隆机体的这一黑科技,那就彻底没什么后顾之忧了。
但这显然是非常之困难的,需要萧宇在蓝星世界建立起庞大的势力根基,因为别人给的不敢用,解决不了信任问题,必须自己掌握了才敢用,就跟有机化身体一个道理。
那就得在蓝星世界有自己的势力,有足够的实力去争取获得。
而这恰恰又是需要耗费时间去建立的,加上萧宇要在两个世界活动,消耗的时间或者说寿命,单向相对于任何一个世界的人都要快,时间就更显得不够用了。
可能还没撑到那天的到来就挂了,这个时候通过单体克隆技术先把血条拉长个两百年左右,也算是一个中间过渡期,免得还没等撑到掌握意识移植黑科技的那一天到来,自己的血条就先撑不住了。
无一错一首一发一内一容一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
……
随着时间的推移,萧宇跟陈庶定面谈交流了很多事情,大约两个多小时后,此次见面也就此结束。
陈庶定也心满意足的告辞离去,同时大感不虚此行,无忧虑之后,他现在最关心的是什么时候项目课题研究能够推进到实质阶段。
这次跟陈庶定面谈也是很重要的事情,因为他代表的是前来投奔的那两百多位科学家或领域内的资深人才,萧宇对他的态度和承诺,就是对另外两百多人的态度和承诺。
在接下来的几天,陈庶定也把他跟萧宇见面的交谈袭击与自己的几位同行沟通了一番,这些人又向另外那些人沟通,很快就传到了打算加入灵镜科技的两百多人的耳朵里。
他们也如陈庶定那般再无后顾之忧,更加坚定就此加入灵镜科技。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