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三国小师弟 > 第18章 试一试
    涂晋并未先说让他干什么,而是抓着杨聪的手,道:“显绍请随我来。”



    说话间,涂晋便拉着杨聪到了隔壁房间。



    这间房间本来就不算大,但是此刻屋里却堆满了小竹筒。



    “公子!”



    “此乃何物?”



    杨聪指着那些竹筒问道。



    这些竹筒大小长度都差不多,上面还有一个盖子。



    杨聪自然不是问这些竹筒。



    涂晋随手拿来一个竹筒打开,里面正是装的茶叶,这比涂晋送给杨聪那一份要少很多。



    杨聪那一份,是一个木头盒子装的,至少可以装五个竹筒。



    “茶叶?”



    杨聪有些惊奇的问道。



    昨天他们最后一天采摘茶叶,今天这些茶叶都已经全部装进了这精致的小竹筒里。



    “对,茶叶。”涂晋笑着道。



    “公子意欲何为?”杨聪有些不解的问道。



    “今日我给汝一百筒茶叶......”涂晋道:“汝带着这些茶叶,去一趟汉朝县城和阆中县城。”



    “???”



    杨聪顿时愣住。



    “公子是要属下将这一百筒茶叶卖掉?”杨聪不解的问道。



    涂晋将茶叶用这精致的竹筒装起来,让他带去汉昌县、阆中县,杨聪以为涂晋这是要提前售卖茶叶。



    毕竟他刚才也说了,用不了多久,朝廷就会下诏地方自行募兵。



    招募兵马,这可是需要花钱的。



    “非也。”



    涂晋摆了摆手,道:“咱们现在只有不到一百斤茶叶,即使售卖也卖不了多少钱,况且货品不足,焉能出售。”



    说着,他看向杨聪,道:“汝此番出去,想办法将这些茶叶,送到汉昌县、阆中县的世家大族、文人墨客的手里。”



    “啊???”



    杨聪顿时一愣。



    居然是用来送?



    “让他们尝尝鲜。”



    涂晋笑着道:“也算是提前给茶叶造造势。”



    “公子不怕被人研究出制作工艺?”杨聪疑惑的问道。



    “呵呵!”涂晋笑着道:“有何可惧?”



    “先不说他们寻找相同的茶树,就需要一番功夫,让他们慢慢研究出制作工艺,没个三五年,他们还做不到。”



    涂晋一本正经的道:“三五年后,至少我磨盘村的村民,人人皆已学会制茶,到时候想要隐瞒工艺,其实也不容易。”



    “嗯!”



    杨聪也是微微点头,道:“公子所言甚是。”



    “先让汉昌县、阆中县的人知道,这茶叶出自咱磨盘村,出自我涂晋就行,这就是汝此番出去的目的......”涂晋看着杨聪说道。



    “诺!”



    杨聪当即躬身应道。



    他已经明白涂晋的想法了,这是要用这些茶叶造势,让汉昌、阆中的人知道,磨盘村有个厉害的人物名叫涂晋。



    ...



    当天下午,涂晋就给杨聪安排了两个护院,让他们带着一百个竹筒的茶叶,离开了磨盘村。



    另一边,等村民来涂氏宅院吃晚饭的时候。



    涂晋当即宣布道:“乡亲们,咱们的秧苗长势喜人......”说着他指向不远处的秧田说道:“明天早上,我教大伙儿插秧。”



    “啊???”



    “景寒公子。”



    一个中年汉子高声问道:“这些秧苗真的要拔掉?”



    闻言,涂晋没好气的道:“播种的季节已过,现在不拔了插到其他的秧田里,夏收的时候,汝想喝西北风?”



    今天是三月一日。



    距离播种已经过去有二十多天。



    按照正常的时间,应该再等十余日再插秧更好。



    不过今年比较特别,黄巾之乱已经爆发,按照历史记载的,张修造反也就剩下四五个月了。



    留给涂晋的时间不多了。



    他现在手里就这磨盘村的两百来名村民,以及涂家上下百十人,其中还包含老弱妇孺。



    时间太紧张了。



    不过运气不错,今年的雨水比较充足,秧苗的长势不错,现在也可以将它们插到水田里去。



    “想要今年水稻翻番,明日一早,都早点来。”



    涂晋也不管这些人答应不答应,反正他该通知的通知到就行。



    ......



    翌日清晨。



    涂家的家丁护院丫鬟婆子,全部都来到了秧田边上,今天涂晋要来一次总动员。



    没办法,涂家还有四五十亩水田。



    得抢在朝廷诏令下达之前,将这些秧苗插到水田里去。



    等涂晋姗姗来迟时,村民们也陆续来到了田埂上。



    天儿还有些凉,但是涂晋依然是自告奋勇,第一个挽起裤脚就下到了秧田里,然后吩咐家丁护院丫鬟婆子们,都下田。



    至于村民,则全部留在田埂上观看。



    地主下田干活,佃户站在田埂上观看,这也算是一道奇特的景观。



    拔秧苗的活儿,不用涂晋太仔细教,就是把秧苗拔出来,然后一捆一捆的捆起来就行,但是不能伤到秧苗。



    拔了一批秧苗之后,涂晋将人分成三组,十个人留下继续拔秧苗,十个人负责搬运秧苗,剩下的人则分散在附近的水田里去插秧。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乡亲们!”



    涂晋来到一块水田,然后说道:“咱们现在这叫插大秧,插大秧的时候,要保持一定的间距,不能挨得太近。”



    此时田边两头,各有一个小厮,他们手里有一根棍子,中间则栓着一根长长的草绳,这是用来定位用的。



    毕竟水田太宽了,要是不定个位,这秧插一会儿,估计就会歪歪扭扭的,用这个做一个横向定位,插出来的秧,就是一排一排的非常整齐。



    待定位做好,涂晋拿着一把秧苗,然后一根一根的分拨之后,再插到水田里,他一边做示范,同时也向田埂上的村民,还有涂家的家丁护院丫鬟婆子讲述。



    “都看清楚了,就这么宽的距离就行。”



    只是涂晋的话还未说完,田埂上的一个老汉却惊恐的说道:“插得这么稀,太浪费水田了。”



    “这样还想产量翻番?”



    “简直就是胡说八道。”



    “呵呵!”



    涂晋闻言笑着道:“李二伯,这便是粮食翻番的真正原因,若汝不信,大可以不按照我的方法种,到时候如果收成不如我种的水稻,可不要埋怨我。”



    “不试就不试......”李二伯哼了一声道:“我种了一辈子的田,还从未见过这般种田的。”



    “这么稀稀拉拉的种下去,夏收能收到粮食,那才奇怪。”



    “原以为汝有什么好法子。”



    “哼!”



    说着,那李二伯扭头就离开了。



    有了李二伯带头,很快就有其他村民跟着离开。



    他们虽然种的是涂家的田,但收获的粮食是他们自己的。



    见走的人不少,涂晋高声道:“如果按照我这种方式种,夏收产量若是不能翻番,除去减免三年佃租,我涂家给大伙补齐原来的产量。”



    “???”



    田埂上的村民顿时一愣。



    这小子疯了吧。



    有必要这样吗?



    但是涂晋觉得有必要,他相信新的种植方式,肯定会增产,翻番这是必然的事情。



    这种间隔插秧法,在后世已经得到了应证。



    再说现在他又捣鼓了土化肥,虽然抵不上后世的化肥,但是肯定比他们之前的强。



    现在可是乱世,今年又是一个好的年景,雨水充足,能让大伙儿多收些粮食,涂晋觉得比什么都强。



    “诸位!”



    “请相信我。”



    “水稻只有这样种,才会增产,以前的方法已经过时,秧苗之间挨得太近,彼此互相争抢营养......”涂晋苦口婆心的道:“就如同一碗粥,以前是三五个人一起吃,现在是一个人吃,大伙儿觉得哪一种方式能够吃饱?”



    “水稻跟人一样,它们也需要营养。”



    闻言,原本已经走了的村民,有一部分人停下了脚步。



    虽然他们没有试过这种方式,但是涂晋说的好像有些道理。



    “咱们还是试试。”



    “即使最终产量没有翻番,大不了少收一些,这几年大旱都熬过来了,还怕多熬一年吗?”



    “景寒也是为了我们好。”



    “咱们试试。”



    说话的是袁虎,他将已经走了的一部分村民招呼回来,然后对涂晋说道:“景寒,我们相信汝,即使未能翻番,也不用汝给我们补,但是减免三年佃租,汝得说话算话。”



    “补!”



    涂晋高声问道:“以前一亩田产多少稻谷?”



    “差不多两石。”



    一个中年汉子开口说道。



    “这样吧。”



    涂晋一边说话,一边从水田上岸,因为他已经做过了示范,接下来就不用他继续在田里干活。



    他来到田埂上,高声说道:“若是按照我说的方式种,夏收产量超出两石,低于四石,我涂家免除全村三年佃租。”



    “若是产量低于两石,我给大伙儿补足三石,同时免除三年佃租。”



    闻言众人皆是一惊。



    “他怎么这么自信?”



    “难道这种方式,真的能够产量翻番?”



    有些村民突然有些好奇,他们从未用过这种方式,他们也没有见涂晋此前种过庄稼。



    “试试看吧。”



    一个年轻人笑着说道:“反正我们又不吃亏。”



    “也对。”



    “减产了他包赔。”



    就在众人议论纷纷时,涂晋却朗声说道:“不过诸位可要记住,夏收的时候,是从我家水田里称重,只要我家田里的水稻产量翻番,从今往后全村的佃租将涨至三成。”



    涂晋的话音刚落,那袁虎第一个扯起嗓子就喊道:



    “好!”



    “我们同意。”



    袁虎现在也是涂晋的人,他自然是要配合涂晋。



    有了涂家给村民们兜底,除了少部分人与李二伯,选择不配合之外,其他人全都按照涂晋的方式开始插大秧。



    接下来的四五天时间里,涂晋每日都会带着小六和小七,去看村民们插秧,遇到不合格的,他会及时给予指导,同时还告诉村民什么时候该施肥,施多少肥。



    村里插完大秧的第四天晚上,杨聪回来了。



    ......



    ......



    喜欢三国小师弟请大家收藏:(www.csw888.com)三国小师弟(丝袜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