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小说网 > 科幻小说 > 黑科技:横跨两界的超级帝国 > 第177章 【交流】
    第177章 【交流】

    陈庶定用了“统一战线”这个词进行描述倒是一语中的,萧宇此前接受媒体的专访,目的就是为了达成“统一战线”的效果,不然他可没有那个闲工夫去接受媒体的采访。

    他的事情可多着忙着呢。

    因为单器官克隆技术这个问题非同小可,确切的说是这一技术能够实现人的寿命极大的延长,其给人类社会结构所带来的颠覆式改变是极其深刻的。

    寿命大幅延长的这个变量一出现,对人类现有的社会结构绝对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绝非虚言。

    得到了更长的寿命,这一好处也是要有代价的,这里面有很多很多的问题,而且都很棘手。

    别的先不说,就说对社保机制的冲击就是极其巨大的,现在是的机制是六十多岁就领退休金,可如果退休群体能够活两百多岁,好家伙,那现在的社保的资金量绝对支撑不了,绝对会被拉爆。

    因为当初设计的时候可没想过退休人员能够领这么长的时间,如果社保不做调整,继续按照现在的规定执行,被拉爆是必然的,是毫无疑问的。

    由此可见,衍生出来的问题很多很多,而且是可预见的。

    但单体克隆技术萧宇是决心要推进下去,因为这关系到未来长远发展向太空宇宙扩展人类生存边界的绝大之事,而人类的寿命太短是制约向太空发展的一个核心痛点。

    这个时候“统一战线”就变得极其重要了,否则阻力大的难以想象,萧宇想把单器官克隆技术推出来这件事情就可能推进不下去,或者极其艰难。

    而实现了在上中下层,实现了有钱人、普通人都支持,在这个层面达到了“统一战线”之后,阻力就小很多很多了,因为大家都想搞成,就是人心所向,众望所归,这就叫民意不可违。

    决策者也肯定乐见其成,因为决策者说不定明着不搞,暗地里也会保密的搞,寿命翻倍这种诱惑力可太大了。

    各阶层支持的声音成为了主流之后,那不用偷偷摸摸的搞了,可以光明正大的推进,决策者当然是乐见其成。

    却说此刻,萧宇听到陈庶定这话,旋即说道:“主流声音是支持,但既有主流,说明还是有非主流的声音。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这当然是个好的开头,但客观现实也是不能忽略的,还是要谨慎乐观的,前行之路依旧荆棘丛生。”

    萧宇补充道:“比如伦理层面,对生命的本质、身份的认同、对进化的干扰等激烈的讨论;法律层面,现在的定义不明、规范不明、权益保障短板突出,亟待完善。”进而又说道:“尤其是在社会接受度上,公众的认知不均、态度分化,对于医疗资源的分配、医保政策、社会观念等面临着震荡,这些问题可以先按下不表,但不代表不存在。”

    这时,坐在萧宇旁边的楚今梦不由得说道:“说到社会接受度和公众认知这事,前年我们业内同国外的学术界共同开展过一项涵盖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样本量达到数万的总和调查,当时我也参与了调查的志愿活动。”

    楚今梦回忆着:“调查报告显示,公众对单体器官克隆技术的认知程度参差不齐,在发达国家以及我国,约40%的受访者表示仅听闻过该技术名称,但对其具体原理、操作流程及其潜在影响则是知之甚少。非发达国家这一比例更高,约60%的公众表示从未深入了解过。”

    “而在专业知识层面,即便是在高学历群体当中,能够准确阐述体细胞克隆、基因编辑等核心技术环节的人也仅仅只占了10%左右,这反应出了公众知识普及的严重不足。”

    停顿了片刻楚今梦继续说道:“态度方面,根据调查数据显示,公众呈现明显分化。约30%的受访者对单体器官克隆技术持乐观态度,认为这是医学发展的革命性突破,能够拯救无数的生命,应该加速发展与应用。他们往往身边有亲友受到器官疾病的困扰,亲身感受到器官短缺的无奈,因而寄予厚望。”

    “另外35%的公众对此则是持谨慎或担忧态度,他们担心技术风险,比如单体器官克隆的安全性、长期稳定性,以及可能引发的伦理混乱,害怕出现‘克隆人’等违背人性的衍生问题。”

    显然,楚今梦说的这部分群体是受到传统伦理观念影响比较深,对新兴技术打破自然生育、生命繁衍的规律心存疑虑。不过萧宇对此并不担心,真把寿命延长翻倍的机会摆在他们眼前,到时候必定是口嫌体直。

    楚今梦接着说道:“最后35%左右的公众则是处于摇摆不定的状态,等待更多科学依据以及社会共识的形成,其态度容易受到媒体报道、专家解读等外界因素左右,这也凸显出了加强科普宣传、引导理性认知的紧迫性。”

    此刻,萧宇听到这话不禁略微惊讶的偏头瞄了眼楚今梦,他突然发现这妮子还挺反差的,平常时刻挺搞怪的,这会儿居然展现出了这么正经知性的一面,难道是导师在场,收着点儿了?不过萧宇也发现楚今梦在谈及专业的事情,确实很专业。

    片刻后,陈庶定点了点头说道:“不错,也正因为如此,萧先生仅仅靠一段二十来分钟的专访视频,就能在社会各界达成如此广泛的‘统一战线’效果更显得难能可贵,不瞒你说,前天我跟几个同行在聊这个事情,我们对外界的反应很惊讶。”

    陈庶定进而延伸说:“单体器官克隆技术一直以来就深陷诸多复杂且尖锐的伦理争议旋涡。首当其冲的就是生命伦理问题,克隆出的器官虽然旨在治病救人、攻克疾病,但从哲学层面审视,其本质引发深度思考。它打破了传统自然生育与器官生成的模式,使得人类对‘生命’‘人性’地认知面临挑战。”

    无一错一首一发一内一容一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

    “克隆器官是否具有独立意识或者潜在的人性特质,这一直以来就是学界和公众热议的焦点,如果未来技术发展使得器官克隆带有部分意识感知,那将彻底颠覆现有的生命伦理持续,引发对‘人’的重新定义建构。”

    ……

    (本章完)